top of page

【DiGiTalk會後報導】李至誠:細節完善禮儀,點滴成就不凡



現代西裝的源流約可追溯於300多年前的路易十四時代,當時法國宮廷對貴族的服飾禮儀極其講究,從版型到顏色都有特定規範必須遵守,而這般規範連帶擴大影響其他歐洲宮廷,隨著時間流變,宮廷禮服成為較趨簡便的西裝款式,但仍蘊藏著禮儀與專業的內涵,因此西裝除了是紳士文化的標誌外,也是展現態度、贏得風采的武器之一。


李至誠執行長為紳裝西服的二代當家,同時也是世界洋服聯盟第36屆及38屆金針金線獎的金牌得主,在2022舊曆年前的最後一集DiGiTalk,有幸邀請到這位台灣之光擔任節目嘉賓,與觀眾分享如何以西服塑造專業的形象和氣質,在新的一年用嶄新的自己褪去過往的不平順、迎向未來。


十年磨一劍的金牌之路

紳裝西服為李至誠父親於36年前所創立的訂製西裝店,傳承自日治時代的老師傅手藝,也沿襲日本的匠人研究精神,配合客戶不同需求,從無到有製作出最適合他們的西裝,而李至誠服務過的客戶遍及海內外,海地駐台大使、「館長」陳之漢、「小林同學」林昀儒等知名人士都曾是他的客戶;不過一路走來,李至誠坦言並不容易。


「裁縫師是一個很封閉的工作,需要跟自己對話,但在這樣的工作裡面,你不知道自己的技術如何、成就如何,所以父親就認為必須要有一些獎項的肯定。」李至誠回憶過去,並解釋為何他透過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由國內開始劈荊斬棘不斷磨練實力的緣由,然而父親重視結果的態度,讓這段過程更為艱辛。「對我來說,沒達到要的結果也是很難過的事情,有一段時間我就一直在做同樣的一件事情,做西裝、做好西裝、做好每一個不同體型人的西裝。」最終經過十幾年的累積,李至誠取得進軍世界的門票,也成功揚名國際。


西裝穿搭學的簡單秘訣

談到如何將客戶打造成為型男的細節,李至誠認為在全球趨勢下,對男性體態及整體呈現都開始有所要求,故裁縫師從雕塑角度為客人調整身材比例之前,也仍需客人自己先經由運動健身、飲食控制改善體態,做好身材控制再考慮穿搭設計,這樣的步驟才較為正確;不過只要經過一定設計搭配,「如果有肚子,也是能當鮪魚肚型男沒關係。」李至誠笑著表示。


西裝訂製過程中,裁縫師會就西裝顏色與膚色的搭配,給予客人布料上的選擇建議,根據適當的顏色調整,就能有效襯出臉上的光彩與精神。李至誠也提到,亞洲人相較於歐洲人的身材比例更接近五五身,身型不顯修長,因此如何通過剪裁設計,替客人調整身型為四六身甚至是三七身,就是一位專業裁縫師的功力所在,而在金針金線獎的比賽中,他就化亞洲人的身材劣勢為自身技術優勢,將一位比例不協調的台灣模特兒藉由西裝塑造出如歐美人士的挺拔身材,贏得評審一致讚賞並奪得冠軍。


除此之外,李至誠更補充幾個穿西裝時須注意的守則,儘管男性的正裝不如女性多變,但是只要遵照幾個守則,例如領帶最佳的長度位置在皮帶上三指腹處、襯衫的領台應高於西裝外套後領等規範,做好細節就能改變給人的感覺;穿搭時注意三個元素:西裝外套、襯衫、領帶,不外乎一單二花、二單一花、三單等排列組合進行搭配,並避免過於撩亂的三花出現,顏色亦不用太多,只需黑、灰、藍、卡其,就能搭配得相當有型。


西裝訂製作為傳統產業之一,李至誠在接班的過程中面對守成與創新兩者間的拉拔,一點一滴的努力不僅累積出實力,也使紳裝西服能在國內西服界越「戰」越穩,甚至享譽海外,從非專業到專業,從不願接班到順利接班,李至誠十年磨一劍證明自己,將過去的甘苦化為動人的成果結晶。



撰文整理:施秉寬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