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iGiTalk會後報導】林裕閔:學無止盡,用筆記術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今(2021)年十月底,Facebook正式宣布改名為Meta,將公司的營運重心調整轉往元宇宙發展,喻示著社群的「連結」與「體驗」即便在虛擬世界也將持續深化;然則也因科技的日新月異,社交網路變得越來越多層次使人投入更多心神經營,既有裨益也帶來紛擾,個人如何掌握連結脈動、建立影響力甚至回饋至事業版圖,是技巧也是學問,更要講求執行方法與架構;在 12月23日的DiGiTalk中,數總邀請到人稱「粉王」的百鮮企業林裕閔總經理,不僅分享了他在父親離開後,如何在獨特的學習模式中,找到企業延續下去的生存契機,也深入說明他藉由筆記及自媒體串聯人脈的方法學,打響個人品牌也擦亮企業品牌。


無心插柳,用筆記與人交友

百鮮創立於1988年,以提供香辛料、調味粉等相關產品為公司主要業務,近年更開發出乳清蛋白粉獲千萬訂單,成功跨足健身市場。不過早先百鮮的發展歷經許多波折,曾受火鍋業者的食安問題波及,使業績頓時停擺,為了延續企業生存,百鮮藉由B2B電商平台擴大自家產品曝光,也從中看到各界前輩先賢的典範,一開始為了建立記憶點,業界交流時林裕閔便戲稱自己是「賣粉的」,但後來憑藉著百噸的胡椒外銷成績,林裕閔因此被冠以「粉王」稱號。


只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在商界要以「王」這般顯赫的名號為人稱道並不簡單;林裕閔打趣地說:「自己是不愛念書的人,只要翻開書本後睡意就會襲來,但還是得自我精進,所以就用寫筆記的方式幫助學習,也養成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在某次聚會活動中,看到其他優秀的領導人背後都有許多故事積累,他也尋思能否有類似的自我產出能夠展露,故開始將筆記整理到社群平台上,最先的初衷是紀錄給明年的自己看,沒想到在建立貼文的書寫過程中,所得所學重新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晶,而此舉亦使林裕閔除了水漲船高的事業發展外,在社群中確立起不小的影響力。


馳名內外,個人亦即企業品牌

從粉王走到筆記王,再結合兩者所形塑的鮮明形象,進一步連動到百鮮的品牌性上,林裕閔認為:沒有人比起企業領導人更適合代言自己的品牌,而領導人的能見度及議題都會成為企業品牌的聲量;透過社群中人脈、交友,達成彼此共融共享的友善狀態,就會促使社群內的每一位夥伴找尋可能合作的機會,以個人品牌的累積串聯出企業的新商機。


「學習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懂的東西就是去問,很多事情都是從開口詢問開始,也牽動對方跟你的連結」林裕閔虛心說道,「間接地運用社群平台的分享,無論是無俚頭或是正經的回應互動,累積之後,與他人實體見面時就能有新一層的關係。當你從社群竄出聲量,這些學習跟分享就要更加小心及扎實,一個品牌的建立可能需要20年,毀掉它卻只需要20秒的時間,可先從自己做起品牌,雖難免會有比較,但就是換念思考去學習別人的長處。」


整軍飭武,數轉再創訂單無數

目前百鮮有將近一億的訂單,都是由林裕閔與弟弟林奕瀧副總經理、妹妹林奕君副理三人攜手串聯業界網絡而來的,然而因應訂單需求,多樣化的產品項目也使組織管理更為困難。他表示:原本以為數位轉型就只是流行而已,接觸後才理解轉型更是要先扎穩基本功;藉由參與數總執行的經濟部工業局中小型製造業數位轉型輔導計畫,在李家群業師的輔導下,正回過頭逐步進行組織盤點,梳理出百鮮底下各類的產品框架,適性發展從而擴大百鮮粉王的「帝國疆界」。


以前媒體露出都是講父親的故事,現在則是講自己的故事,林裕閔在節目最後鼓勵觀眾,不要認為自己的背景不好而自我設限,只是能不能鼓起勇氣去爭取而已。秉持著「與其請求對方給予支持,不如分享自己貢獻他人」的精神,不僅自我蛻變,林裕閔也將持續用他的故事為周遭與社群立起善循環的起點。


撰文整理:施秉寬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