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嘉集團:智慧製造與數據服務未來發展趨勢
已更新:2021年10月25日

友嘉集團:
數轉列車第八車次來到工具機領域全球第三大的友嘉實業集團,本由朱志洋總裁親自帶隊,帶領數總會員們一探友嘉的成功經營與數位轉型之道,可說是數轉列車開駛以來最超級的列車長。

友嘉集團目前在臺中歐美日等多國共有94家公司,並多為以併購方式所併購來的國際高階品牌。集團經營項目除主力的工具機事業外,還跨足產業設備、綠能、航太等,並成立自有品牌「Feeler」深耕高端工具機市場;此外,朱總裁也於中國成立友嘉機電學院,訓練工具機領域專業人才,期待藉此能將集團的精神、技術等都傳承並發揚光大。
全體會員並在楊紫儒廠長的帶領下進入友嘉廠區參訪,眼前所見廠區明亮乾淨且有空調,完全翻轉過去對於傳統產業、黑手等的既定想法,廠區內並隨時監控內部空氣品質等條件,以期能提供員工一個安全、舒適的作業環境;因應這兩年的疫情考驗,友嘉致力於提升無人工廠與自動化整合的幅度,並透過物聯網技術,提供遠端診斷、維護保養等機制,產線人員透過AR智慧眼鏡執行遠端協作,讓遠端專家進行實境即時指導,預計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並減少檢修與維運成本。
數位轉型之路:
友嘉於2011年開始導入自行開發的友嘉智慧精實生產系統(FIPS),十年間從傳統的紙本記錄進展到現在高度e化,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但也正是這些失敗經驗堆疊而成就了今天的友嘉。
友嘉集團智慧製造與數據服務部林勤喻總經理於會中提到:「老師傅的經驗一定要數據化,才能透過技術做出不一樣的東西,數位轉型這件事情要由上而下垂直整合,要從教育訓練、顧問服務起手,整合硬、軟體發揮出最大效益,才能提供客戶最滿意的方案。」
朱志洋總裁也分享了他全球併購的信念「信任」,綜觀友嘉在全球各地由這些在地知名品牌所鏈結而成的供應鏈,不管那一個的信任度都需要細心耕耘,尤其當集團規模日益趨大時,建立全體一致的互信更是重要。
林勤喻總經理進一步分享FSK4.0智慧製造方案即「少量多樣客製化生產解決方案」,其特性在於縮短產品上市時程、增進生產彈性、提升整體效能,友嘉於芝加哥展覽時實際運用於客製化手機殼,讓客戶於展覽透過網頁下單,資料回到總部,就能立即運作機器進行客製化產品,這段過程僅需耗時23分鐘,且會產生QRCODE讓客戶隨時追蹤進度。林勤喻總經理說「所有設備都應該要採集數據透過這些數據分析,找出無效時間浪費就可以優化產能。」

百腦匯集私董會:
緊接著進入數轉列車最高潮的私董會環節,由數總曾煥龍理事擔任主持人,會員並可針對列車長、與會者們提出問題,不藏私地深度探討以讓彼此共學共進。
首先由數總王景裕業師提問「友嘉的全球併購,無非就是要達到全球化規模,但這跟標準化有很大關係,在不同國家又需要在地化應用,友嘉在這一段的管理上有什麼可以分享?」
台灣麗偉黃威翌董事長回應:「併購後的有效管理要在文化差異等各方面琢磨心思,而總裁的心法就是運用當地人進行當地管理,本部只管理通路、財務,並於各階段進行不斷地溝通與說服,慢慢讓各個被併購公司能夠接受我們,相互尊重、慢慢信服。」
創維塑膠林毅桓總經理也提問「友嘉在數位轉型中,特別關注的關鍵指標、設定方法、依據有哪些?」楊紫儒廠長回應「前面基礎建設建成後,如何讓前面串接後面才是關鍵。橋搭完之後再來想需要什麼,答案往往是在這些過程中整理出來,所以我們已經開始草擬明年度KPI,各單位要開始進行反推,才知道實際應該如何做;另外對於情報資訊的管控更為重要,下單的物件要歷時八個月才能交貨,但如果能預知客人八個月後還會想要什麼?若透過橫向縱向的過程把這些對應出來,就能游刃有餘地因應,所以這一段才是大家該花費心力想的,當基礎建設已到一個程度,就該停下來好好想這些工具的利用程度、使用性、接受度。」
私董會尾聲,富氫生技何仁傑總經理回饋:「這次數轉列車帶給我強烈感受,友嘉集團從上到下的認同感非常強烈,介紹的人員也讓我感受到非常驕傲於自己的工作,這樣的公司文化才能引領團隊一起向前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