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義美食品見學:先優化組織、流程,再談數位化!

已更新:2021年7月8日


義美食品由第一代創辦人高番王於88年前成立,目前已來到第三代,由長子高志尚接任董事長、次子高志明擔任總經理,近年來並跨足農業循環經濟及生技領域,於桃園龍潭成立義美生醫、生技園區,致力為臺灣農業的提升盡更多心力。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簡稱數位總部)於本(110)年3月2日帶領會員們參訪義美南崁與龍潭廠,高志明總經理更於百忙之中蒞臨分享寶貴經驗與未來見解,他強調義美食品重視事業體中各大領域的橫向連結,注重食安議題的他,更率食品界之先於義美食品內投資自建各種實驗室,希望為臺灣食安與消費者們盡一份心力。


高總經理於會中提到,人類的飲食習慣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總把最營養的部分挑掉,吃到的卻往往是最沒營養的地方,例如白米是把最有價值的粗糠等都去除,留下的只剩下澱粉,而那些營養價值高的部分都給了豬、雞去吃。高總經理也提出應當要將每一樣食物原料用到淋漓盡致以締造出最大效益,架構農業循環經濟概念,例如義美對於廢棄蛋殼的處理,一般業者是以一公斤八塊錢委託回收業去回收,義美卻自己開發一套技術,將這些蛋殼再製成為經濟價值高的檸檬酸鈣;而在食品安全上,義美引進最新儀器偵測戴奧辛等有毒物質,精度可達小數點第四位,是臺灣唯一一家,藉由這樣的精細控制檢測,再由第三方認證機構來加強公信力,做到由源頭控管品質,不用到後端還要重新檢驗,有效降低成本、人力。


本次雖定義為數轉見學,高總經理卻逗趣地說:「抱歉!今天不談數位!」,企業本身要時時檢視自己的強處在哪裡,而不是一味導入數位工具,如果你的組織、流程沒有確立好,那導入的這些系統都是浪費,所以在談數位之前,要先回到企業本質,要找出為什麼企業能夠存在於此,能夠戰勝同業站上世界舞臺的關鍵因素。以義美來說,能夠成為臺灣最大冷凍真空食品生產廠,並且擁有全世界唯一一條龍式的生產,自己做桶、組裝、生產、銷售,義美花很多年,一步一腳印努力走來建立了這一套系統,也不怕外人來看,因為太複雜、太龐大,外人也只能委託他們代工。


高總經理同時於會議中倡議,政府應當適度告訴企業未來方向,而不是當引導者,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共攜共進,協作全力以赴,才能夠真正幫助臺灣解決問題,例如集中萃取咖啡渣的工廠其實是可以做的,但臺灣還沒到這個程度,咖啡渣往往在各咖啡店都浪費掉,政府如果可以協助,與民間一同溝通找到土地,排解與協調,一定可以解決掉並為臺灣找到更進一步發展的契機,達成農業永續與環境保護;另外回歸到企業面,很多產業沒有出海口,僅依賴少數客戶維生,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果客戶不賺錢,那企業主也不會賺錢,所以義美從政府開放外資進口以來,每個客戶佔其總業績都不會超過5%,這樣就避免了併購、依賴等問題。


最後高總經理於結尾勉勵與會二代們,要找尋自己企業能有什麼利基、競爭力、永續方向,並大膽提出:「橫向延續」很重要,例如義美會參考供應商的客戶名單,就能看出供應商重視的是品質還是營業額,另外也不能過度集中在某一產業,需要有不同面向不同組成,因為當你沒有足夠出海口時,就要保證客戶賺錢你才會賺錢,而當你公司拓展以後,人脈的繼續開過對於公司更有幫助,所以不要急著數位化,先把利基做好再來談數位化才能夠算出合理的效益。




bottom of page